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他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使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前线汉军不被项羽歼灭的机会。
楚汉战争之中,正是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后方游击战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最终歼灭项羽的部队,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叮,第二人,常遇春,统帅97。”
《明史纪事本末·卷八》中记载了朱元璋这么一段话,“今诸将非不健斗,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
朱元璋这段话,说得非常有平,意思是说:我任命徐达和常遇春为主帅,并不是说其他人不行。然而,若论带兵打仗,治军严格并且稳胜券的能力,你们都不如徐达。若论摧锋陷阵,百万军中奋勇杀敌的能力,你们都不如常遇春。
在朱元璋心目中,徐达是控战局的帅才,常遇春是攻城拔寨的将才,徐达是硬弓,常遇春就是利箭,而朱元璋则是那个拉弓箭的人。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朱元璋更是赋诗:“朕有千行生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
常遇春,不仅统帅上达到了天级,在武力上也绝对不低,绝对也是天级无疑,仅此一点,含金量就在第一位侯选人的彭越之上。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