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求生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宁夏庆王府

两年过去了,朝廷方面始终没有动静。朱栴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第四次请求入朝。宣宗只觉得脑壳疼,对这位叔祖的执拗感到不可思议。这回实在不好再用拖字诀,脆把话挑明吧。朱瞻基回信表示其他宗室亲王也有请求入朝的,侄孙都一概谢绝。如果这次答应了叔祖,于其他亲王那边不好交代。

不过朱栴不知为何还没死心,他在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五次请求入朝。宣宗都已经有些目瞪口呆了,埋头在《皇明祖训》中找寻理论依据时终于被他找到一条:“凡亲王系天子伯叔之类,年逾五十则不朝”。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世子代之”,庆王府可是有世子的。不过朱瞻基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用这个借口回绝了庆王。

让人不能理解庆王为何会如此执着于入京朝觐。宣德初年还有理由,毕竟有人告他造反,到北京见一见皇帝,可以消除双方之间的疑心。但是到了宣德朝后期,似乎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难道说因为他是在世太祖诸子中,唯一去过北京的亲王,所以心心念念要再去一回不成?

太祖诸子中还在世的不过以下几位:代王朱桂、庆王朱栴、宁王朱权、岷王朱楩、沈王朱模这去去无人而已。沈王是永乐年间就藩的亲王,本身实力微不足道。代王和岷王,一个,一个无能。至于宁王,则是朱棣、朱瞻基祖孙的心头之患。唯有庆王既有实力,又对朝廷忠心,可以用来作为宗室表率,这也是宣宗对这位叔祖格外客气的原因。

自此朱栴断绝了迁的心思,也不再过问朝廷的大小政事,把全部经力用在潜心学问、修养身心上来。朱栴本来就“天幸英敏,问学博洽,好古博雅,学问宏深、长于诗文”,在太祖诸子中与博学多才的蜀王朱椿齐名,有“蜀秀才、庆秀才”之称。

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一生低调内敛的朱栴病逝于宁夏镇庆王府,时年六十一。朝廷得报后,遣使致祭,并赐谥号曰“靖”,称“庆靖王”。次年五月,庆靖王朱栴灵柩归葬于韦州蠡山。虽然生前没有能够返回韦州旧居,但是去世后归葬在此,庆靖王朱栴总算完成了半生的未了心愿。

朱栴去世后,长子、庆世子朱秩奎承袭了庆王爵位,此后朱栴的后代就在宁夏一代代繁衍下去。庆藩在宁夏镇居珠的历史长达尔百五十一年,共传十世,历任庆王十一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西征,攻克宁夏镇,庆藩最后一代亲王朱倬漼(尚未来得及受朝廷册封)全家都被起义军擒获,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倬漼在山西被处死,明庆藩至此断绝承袭。

目前庆王以是五代,庆靖王朱栴太祖庶十六子,庆康王朱秩煃靖庶一子,庆怀王朱邃坎康庶一子,庆庄王朱邃塀康庶尔子,庆恭王朱寘錖庄庶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