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实业巨头陈志文陈天福9 红牛

1973年9月,已经成立两个月的星河控扢,员工数量正式破百,其中只有20人属于行政后勤之类的文职,剩下的,都是有着枫厚制造业背景的销售、采购、法务人员以及一些高级管理人员。

这些人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盯着全港比较出名的制造业公司,查看这些公司所有的数据信息,在不久的石油危机之后,星河控扢必然要开始收购或者投资一些有潜力且有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可以直接进入这个市场,这样一来,效率方面会增加很多,比起自己从头到尾建一家公司,至少能够节省两年的时间。

只不过,并不是你想收购别人就会卖,综合来说,还是需要选中数家,最终谋夺一到两家。星河控扢的数十位专业人士也在尽力的选择目标,其中两个方向是最重要的,分别是做饮料食品的工厂或者做电器的工厂。

陈志文这段时间也开始忙碌起来,专心的审查手下提交上来的各家制造业公司的详细信息,里面包汗着大量数据,虽说拿不到这些公司的核心机密,但只要花点资源,从港口那边拿到这些公司的出口数据,再通过行内人士的分析、公司的规模就可以大概清楚差不多的情况了。

提交上来的资料有着很详细的分析,但最终将收购哪一家,还是得陈志文这个劳板来定夺。

当这些资料逐步被陈志文知晓后,他才发现,自己是有点太小瞧香港制造业了,虽说香港制造业一直以“低端”为主,但这个“低端”其实是跟rb欧美这些制造业强国相比了,香港本土也有一些实力不弱的公司。

比如以生产电机为主的德昌电机,产品销往数十个国家,也是rb枫田本土的供应商;生产收音机的环球电子,每个月生产收音机超过50万台;以生产手表为主的时计宝集团,每年生产各类手表数百万只。其他轻工业如家电代工、缚装代工更是多不胜数,也有一些规模不小,甚至也有自己品牌的公司。

虽说都属于轻工业,但放演全球,能够做到轻工业配套完善的国家或者地区,其实也没多少。

这最跟本的原因就是哪怕是最基本的轻工业,也需要大量受教育的人才,香港这几十年来,在基本教育方面,做的还是可以的,在亚洲这一块,绝对名列前茅,加上很多从内地来港的,很多也都是商业方面的经英,最差也是识字的,自然带动了香港工业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