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聚会当晚,艾弗森教授公事公办地问了顾玩对博士期间研究方向的选取。
顾玩直接回答:“我想研究一下中子星的下一阶段天体。因为我觉得这个可以最快拿出博士学位。反正我们也没法观测,只要论证严密就行了。理论物理学家,总是比实验物理学家更快出成绩嘛。”
艾弗森教授也不想跟这个刺头多废话:“可以,只要你拿出三篇《自然》,让学界认同你,我就让你毕业,哪怕你博士只读一年,我也破格放你毕业,绝不为难。
不过恕我直言,中子星都已经炒冷饭炒了快20年了,没什么新意。”
顾玩不卑不亢地回答:“炒冷饭炒久了,才需要新意。”
艾弗森教授:“那下周你先把开题思路给我看看,如果你担心密,也可以先自行发表论文。反正以你目前的平,只要有货,让别人登你的文章,应该不难吧,绕不绕过导师,对你根本没影响。”
“谢谢理解,我会的。”
……
顾玩跟艾弗森教授提到的“中子星的下一阶段天体”研究,当然就是地球人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的黑洞理论了。
但是在蓝洞星上,天体物理的研究比较迟缓,而且是不仅实验观测迟缓,连理论模型的架构也比较迟缓。
或许有人会奇怪:黑洞这玩意儿,小学生都能理解吧?
白矮星、中子星,密度越来越大、逃逸所需的速度也越来越大。当表面逃逸所需速度超过光速时,光线不就无法摆脱了嘛?不就会形成黑洞吗?
但是实际上,黑洞理论的诞生,没有那么简单的。
只能说,上述那些数学计算,倒是早就有了,那是20世纪早期,德国科学家史瓦西理论算出来的,并且给出了那个最小逃逸半径的算法,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史瓦西半径”。
此页为本章 第3页 / 共5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