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要看看,怡和舍不舍得割。”
李长河此刻,冷笑着说道。
怡和本身就是高负债,它海外的产业如今占比超过公司的百分之六十,但是这些产业盈利很低。
这种时候,怡和借债,只能拿最优质的核心资产去抵押。
而失去了九龙仓之后,它能抵押的,说白了就剩下置地的土地和资产,除此之外,其他的换不回来。
即便是有银行接受它的抵押,这个时候借贷的利息,也绝不会是一个低数,怡和必然背负上高息负债,对于本就资金不宽裕的怡和来说,这绝对是雪上加霜。
当然,怡和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卖资产,比如说继续卖地换钱,然后回购股票。
但是这样也有坏处。
首先就是这个时候卖地,价格一定会被压价,原本价值十亿的大厦,能卖七亿都算其他商人有良心。
李长河相信,这个时候,像李加诚李昭基他们,恐怕就等着怡和开口,对外卖地。
他们会像鲨鱼一样,恶狠狠地围上来,然后在怡和身上狠狠地撕咬一块肥。
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旦怡和如此作,那么对股民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因为股民持有的是置地的股票,而怡和一旦出售置地的产业,那其实就是变相的降低了置地的市值。
说白了,我本来买你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你持有10栋大厦,结果你现在一下卖的就剩七八栋了,那公司的价值实际上是跌了。
而如此一来,股票的价值必然会随之下跌,无形之中,自己的财富就会缩。
所以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股民,高价套现是必然的作。
说起来,李长河还等着怡和卖地呢,只要它敢放出口风,那李长河的文章立刻就会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报纸上,以削弱股民的信心。
这就是李长河公布持股数的目的,让整个港岛,看清怡和的衰弱。
此页为本章 第3页 / 共6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