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2004:独行文坛第三十六章 花落谁家?

别说中国了,就是全世界的出版史上,也没有听说过哪个作者和出版社这么签协议的。

张潮的这个想法虽然有点上头,但是编辑们好歹还是算得清楚帐的,知道即使《少年如你》的销量超过100万册,出版社的赚头也绝对大。

只是这种协议大家都没有作过,所以细节上要和自家的领导做一下沟通。所以纷纷都离开了会议室,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春风社的总编,听完单英琪的转述,感叹道:“这小子不简单哪,他这是想一步到位。”

其实张潮作为一个文坛新人,他面对出版社时的议价能力是很弱的,尤其是在不熟悉出版界“规矩”的情况下。

15%的版税,是业界的天花板。其他任何作家都要有至少两三部50-100万销量级别的作品,才敢和出版社谈,还不一定成功。

而张潮的方案则是拿自己的收益做赌注,让出版社自己入局。

对出版社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不是担心自己亏钱,而是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意味着过往作家和出版社之间那种温情脉脉的合作关系,将会变成**的利益勾兑。

作家和编辑之间互相成就的佳话有很多。尤其是在出版还没有那么市场化的时代,全国就那么些文学刊物和出版社。

作家——尤其是新人、年轻人——话语权是不及编辑的,需要编辑“提携”才行。资深编辑说这个作品要怎么改,作家就要老老实实地改。

有“痞子作家”之称的王朔,他的处女作《空中小姐》,初稿是个3万字的短中篇,投给了《当代》杂志,审稿的老编辑的意见是情节太单薄,要更丰富一点。

于是王朔回去“吭哧吭哧”改了几个月,增加到了10几万字。结果改稿期间老编辑退休了,接手的编辑认为改稿太啰嗦了,要求删改得炼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