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唐锦绣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

炼铁需要多少度来着?

房俊揪着头发想了想,大概是一千多度吧?大概差不多,那么炼钢最起码也要一千五百度往上了,这破炉子炼铁都费劲,炼钢就更不能指望了。

当初要是学理科就好了,炼铁、炼钢、烧泥什么的,搞不好能推动唐朝就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哦,对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来着?

好像是蒸汽机……

话说蒸汽机这东西原理简单到,难的是材料不容易得到和工艺达不到标准,总体来说,貌似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出来。

呃,想远了……

房俊瞅了瞅炉膛里残存的煤渣,失望的叹口气。

用煤炼铁,大概是中国古代的专利了吧?失败的专利啊……

古代冶铁业长期受含磷量过高的困扰,这大概是因为铁矿质量不好,也可能是因为铸铁技术的缘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苏轼曾做过一首《石炭行》,盛赞用煤炼铁的好处。他认为用煤“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还可以节省木炭,提高炉温。确实,煤有这两个好处,它还降低了炼铁的成本,煤比炭便宜多了。

然而冶铁最可怕的杀手——硫,就潜伏在煤中。

北方的冬天很寒冷,因此高含磷量铁器冷脆现象很严重,严重制约了铁器的发展。

所以,用煤炼铁,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错误,将整个冶铁行业带上了歧途!

其实解决含硫量超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炼制焦炭,用焦炭来冶铁。

但是古代人不会炼焦。

房俊又想了想,焦炭是怎么炼出来的?嗯,他也不会……

不过他知道焦炭是把煤放在一个密封的环境里使劲儿烧就对了,泥也是烧出来的,玻璃还是烧出来的,瓷器依然是烧出来的,……

难怪人们常说,“火”的使用是文明的标志,原来如此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