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其它列国太宰主管着列国“皇家”事宜,所以对于立太子如此大事,自然是最有话语权的。
可王禅并不直明,而是面上也带着忧郁道:“太宰大人,此时朝中难道还有重要决议让现在的吴王难解,而太宰大人就是其中能左右吴王选择的人,所以才会有人如此忌惮?”
王禅是明知故问,却也是一知半解,现在联想起来,这两拔刺客,背后的人或许还十分复杂。
首先朝中与伯否敌对之人有这种动机,三个吴王的儿子也有这种动机,甚至楚国与越国也会有此动机,因为今后谁当太子,谁就有极大可能是下任吴王。
“小公子不愧聪慧,朝中确实有一事难解,就是吴国太子之位。
现在吴王有三子尔女,这三子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吴王。因为吴国传位曾有兄传弟的先例。
当今吴王原本并无资格,却因个中原由才当上吴王。而前任吴王就是他的堂弟,吴王僚,也就是吴王三叔的长子。
至于前几任吴王之位想来小公子也有耳闻,先王寿梦有四子,而第四子季子十分贤礼,本意传位于他,而季子无心朝政,也不想当吴王,所以这才传于长子。
历经兄弟三人,至吴王僚才是余昧的长子。
所以当今的吴王阖闾,原本并无机会,可他却隐忍多年,才因刺客专诸刺死吴王僚得以登于大位。
所以吴王阖闾一想起自己登位之事就心有余悸,怕再现当年的惨事。
现在三个儿子公子波、公子山、还有公子夫差的传位,是选长还是选能,或者是传于兄弟皆让吴王烦恼不已。”
伯否也不忌讳,直接把当前吴王阖闾面临的难处说出。
一是想表明自己对王禅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也知道,以王禅之能,若是他不说,王禅必然也会知道,只是迟一两天罢了。
现在对王禅倾与肺腑之言,也是一种拉拢的手段,让王禅不再生分。
王禅一笑道:“太宰大人,不若小子作一番猜测如何?”
王禅先请示伯否,就是让伯否不再向下说,而是要体现王禅的分析能力。
这样才会让伯否更加深信王禅非只聪明,对朝中之事也判断准确,可以参与朝事。
【作者题外话】:本章通过叙述引出吴王三子的争位,人物名称出现的较多,还请读者们理解。同时也希望读者们不弃小说,每日追读,增加些潜力值也好,追读者也罢,争取能再上一轮推荐,那这本小说就可以有一个好的开端。后面的故事会更经彩,首先会涉及三子争位的纠葛,其次才会到伐越,当然还有阖闾之死等等。希望大家持续关注。